馬上注冊,結(jié)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讓你輕松玩轉(zhuǎn)社區(qū)
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賬號?注冊
x
淮安大事記 (三) 五代十國 · 宋朝 作者:政協(xié)文史辦 來源:文史淮安 ————五代十國———— 4 x' c$ I5 F8 Z& z+ e
后唐長興二年(931),楊溥改楚州為順化軍,不久恢復(fù)舊稱。
7 p- o8 X9 O9 U0 _2 a' G 后漢乾佑二年(949),楚州團(tuán)練使何敬洙微服游里巷,察民疾苦,并經(jīng)常罷宴止談,接待百姓申訴。1 i: o- z; t+ i" b$ i* F* R! V
后周顯德四年(957),清淮軍節(jié)度使劉仁贍帶病堅守壽州、抵御周師,其子劉崇諫欲降,被不令斬首;劉仁贍?wèi)?zhàn)至病危,被周兵擒獲,數(shù)日逝世。顯德皇帝追封劉仁贍為彭城郡王;南唐皇帝贈其為大師中書令,謚忠肅,加封衛(wèi)王,后追封越王。
' D8 `8 O, p$ c 顯德五年(958),顯德皇帝領(lǐng)兵攻楚州。唐將張彥卿、鄭昭業(yè)堅守,使周師四十天不下。
! T) T( Q$ e: i4 y+ q————宋———— - H2 Z" U( T5 S
太平興國三年(978),魚崇諒逝世。魚曾相繼仕后唐、后晉、遼、后漢和后周,宋太宗趙匡義即位后,授魚崇諒為金紫光祿大夫和尚書等職。9 I* Q- M. q5 }; G1 y# U* Q
雍熙二年(985),淮南轉(zhuǎn)運(yùn)使劉蟠開沙河,不久喬維岳自淮安末口至淮陰磨盤口開河六十里,以利舟楫往來。* `" l0 C2 I3 C3 X2 C2 e( q- ~
淳化二年(991),楚州大旱。
! X% S% j! G% {; I' [% O" r 咸平二年(999),春,楚州旱。7 c5 |) k/ U4 F3 H) N# u; r& x
大中祥符五年(1012),劉承規(guī)逝世。劉承規(guī)父劉延韜乃內(nèi)班都知(即總管太監(jiān)),其本人亦掌內(nèi)藏30年,曾主持許多大型建筑的修造、律令的制定和錢幣的鑄造,并典領(lǐng)《實(shí)錄》、《冊府元龜》和國史的編修。劉逝世后,皇帝廢朝哀悼,噌劉承規(guī)為左衛(wèi)上將軍,謚忠肅,并親制祭文。
9 ]" l5 G: K& \( P 皇佑三年(1051),康州知州趙師旦誓死固守州城,為叛軍儂智高殺害,后邑人修建趙康州祠紀(jì)念他。
# w, }8 N F8 | 治平元年(1064),楚州大水。) ]# E6 ^! f- k. I
熙寧四年(1071),十月十六日,楚州城上空萬里無云,中午時忽起西北風(fēng),凍人欲僵。緊接著,雷電交加,飛雹穿戶,煙霧濃黑,晦不見人。在市面上做買賣的各式人等頓時亂作一團(tuán),頭發(fā)蓬起,或男子發(fā)結(jié)婦人發(fā),或老人發(fā)結(jié)兒童發(fā),百貨狼藉于地。其時蘇軾適在山陽,目擊此異事,作詩記之。
5 Z( r5 F2 Z% M8 t2 n8 T 熙寧五年(1072),盲人歷算家衛(wèi)樸應(yīng)詔赴京編修《奉元?dú)v》至熙寧八年閏四月修編成功。+ r5 \. H# ?6 w! r( t! _7 M
元豐四年(1081),五月,淮水漲,山陽大水。6 m. o+ Z6 y* c( s, F, ^, R# i
政和三年(1113),楊介編繪制成《存真環(huán)中圖》,為中國古代人體解剖學(xué)作出了貢獻(xiàn);并著有《四時傷寒總病論》,時人稱道“其方受仙圣,其效未易論”/ e4 m& E, l8 m# r
政和四年(1114),張束逝世。張耒是“蘇門四學(xué)士”之,通文精醫(yī),著有《張右史文集》。高宗登基后,追贈張為集英殿修撰。其子張拒、張積、張和皆進(jìn)士。同年,楚州教授徐積逝世。其養(yǎng)親以孝著,居鄉(xiāng)以廉稱,道義文章顯耀于東南,皇帝賜徐為謚節(jié)孝處士,淮邑修建徐節(jié)孝祠。3 I" ~" j; t& D" c M: w% I
宜和二年(1120),方臘起義軍攻占楚州。
& g. W+ T- ~% Q$ x; q4 c. b2 b 宣和三年(1121),宋江起義軍攻占楚州。3 u/ @* |2 Y! m
宜和六年(1124),王洋以省試第二人高中一甲二名進(jìn)士,欽賜榜眼及第。王有《東牟集》傳世。% i+ s5 c% ]3 r; R
建炎三年(1129),金兵攻楚州,守臣朱琳降。淮南李成、耿堅武裝集團(tuán)圍攻楚州,責(zé)其權(quán)州事賈敦詩企圖降金,經(jīng)朱臣大金通問使兼淮南、京東等路撫諭使洪皓勸諭,收兵撤圍。
: U) e& D: e+ p2 F3 k: A. ^ 建炎四年(1130),徐州觀察使、泗州和漣水軍鎮(zhèn)撫使兼楚州知州趙立堅守州城,金兵圍攻百日不克,趙立戰(zhàn)死,參謀官程括代理鎮(zhèn)撫使據(jù)守,岳飛馳援。因師孤力寡,楚城陷落。
- p# n$ @2 `* N3 Z4 }9 I 紹興元年(1131),楚州通判劉晏殺太守,密謀劫庫銀,以楚城反宋,錄事司劉晟遣騎上告,劉晏知謀泄,殺劉晟及其全家。宋將劉光世收復(fù)楚州。1 C) m9 b9 M( j d8 Z
紹興二年(1132),五月,楚州旱。
) n3 A8 q. J* |- r 紹興五年(1135),楚州大水。
$ J6 [# O6 z4 F1 o+ F* R5 r) G6 B \ 紹興六年(1136),武寧安化軍節(jié)度使、京東準(zhǔn)東路宣撫處置使兼河北招討使韓世忠偕夫人粱紅玉鎮(zhèn)守楚州,“兵僅三萬而金人不敢犯”。
7 F1 |1 x4 g* l 紹興二十二年(1152),淮甸水。
1 I) h1 p, B, m: B 紹興二十八年(1158),送伴使金安節(jié)送金國副使耶律翼等至楚州。耶律翼奪巡檢王松馬未遂,鞭笞乇松,金安節(jié)譴責(zé)耶律翼。宋廷恐引起兩國是非,將金安節(jié)降兩秩。
# M' j9 N ?$ ~% J0 |: z% j. Y( M 隆興元年(1163),六月,兩淮(淮南、淮北)大水,難民流徙江南者數(shù)十萬。
( s& v. j# [+ W5 X) e" I' X" K 隆興二年(1164),魏勝戰(zhàn)死。其官至楚州知州,曾創(chuàng)制“如意戰(zhàn)車”。戰(zhàn)死后,皇帝追贈魏為保寧軍節(jié)度使,謚忠壯。
7 E9 _* c$ ?7 R4 u7 F 乾道七年(1171),陳敏修筑楚州城,涂刷石灰,稱銀鑄城。
7 M7 z% E F/ T4 [$ r" i 漳熙三年(1176),楚州飛蝗蔽天,聲如雷,旋遭大雨,皆死。
# z2 W ]* K: v/ M, b 漳熙六年(1179),楚州軍旱,冬大饑,人食草木。
' Q! x% G! r- u' X' _ 淳熙十五年(1188),五月,淮甸大雨水,淮水溢。楚州雨,自五月至六爿,清河口溢,壞城百丈。$ I# ?3 S; c# B: L& L$ E
紹熙五年(1194),黃河奪淮,揚(yáng)莊以下淮河尾段成為黃河入海流道。) M3 i3 d9 ?2 P! U. ^: |8 Z
嘉定三年(1210),淮楚水,民多溺死。
2 e: z0 C$ U* x7 y2 f 嘉定九年(1216),楚州知州應(yīng)純之開新河,筑管家湖中心堤,北接老鸛河,并于河湖相接處置斗門水閘。; P* a+ C) e+ ]2 B9 n1 `
嘉定十六年(1223),五月,江、浙、淮郡縣大水,“漂民廬,害稼,圮城廓堤防,溺死者甚眾”。9 B0 b! @# c: L- w
嘉定年間(1208-1224)《山陽縣志》修成。這是迄今所知淮安的第一部縣志。
( S/ |) U2 `2 G) F t 寶慶二年(1226),興建酒樓,后改稱譙樓,又易名鎮(zhèn)淮樓。- B+ ^, o( {- r/ _) A5 s. F
紹定元年(1228),蒙古、山東、淮南、楚州行省李全升山陽縣為淮安軍。& |$ t. d+ u9 l7 H5 \7 c
紹定三年(1230),李全開馬邏港,溝通淮河與射陽湖。/ i; W/ T j: }( h; h* `0 W
端平元年(1234),金亡,宋又改淮安軍為淮安州。2 ~, F4 u" _( ^ b) u
淳佑二年(1242),淮安大水。2 G/ Z) `, W3 N0 K" z7 |4 \
成淳十年(1274),元軍占領(lǐng)本邑東北多馬邏寨,建立山陽縣。
4 S- ?% v' a1 I( f* G& \8 R# v, t1 i9 y 景炎元年(1276),元軍攻占淮安。同年,元設(shè)淮東安撫司,司治淮安。 5 G% `& P/ l7 c2 e' v _
以上文章轉(zhuǎn)載來源:文史淮安,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,僅用于分享淮安歷史文化知識,如不宜傳播請聯(lián)系刪除。) l C6 J# X. G- E/ n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