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上注冊,結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讓你輕松玩轉社區(qū)
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賬號?注冊
x
本帖最后由 讀報 于 2020-4-20 10:44 編輯 O( T7 a" v- \. _$ z% H: }4 z
4 S' @6 l- S8 X$ d8 c3 f3 @淮安抗倭斗爭和明清之際的戰(zhàn)亂 作者:政協(xié)文史辦
/ i& g9 f1 r N$ J5 D. ^4 D 明嘉靖年間,境內(nèi)曾一度受到倭寇的嚴重騷擾。嘉靖三十四年(公元1555年)五月,一伙倭寇由山東日照登陸,流劫翰榆、沭陽、桃源,一直到清河縣碼頭鎮(zhèn),才被軍民全殲。嘉靖三十六年,倭寇由通州流劫到揚州,然后分兩路北上,一路沿運河突犯淮安,掠民船40余只后遁去。一路侵人盱眙城,再過淮犯泗州,攻城未克,又分眾攻人清河縣治小清口,焚掠后東下,侵擾山陽、安東。嘉靖三十八年初夏,盤踞廟灣的倭寇又聚眾數(shù)千西犯淮安城,巡撫李遂率官兵及山陽縣民練在縣東姚家蕩一帶大敗倭寇,倭患自此基本平息。
, m) |$ [$ y* _. }- `: a0 h% w N% r. Q z
, ] F$ D' W+ C: J8 ` 在抗倭斗爭中,淮安河下人沈坤和他組織的民練發(fā)揮了重大作用。沈坤是嘉靖辛丑科狀元,回鄉(xiāng)守母喪期間,正值倭警頻傳。他遂散家財召募千余名鄉(xiāng)兵,嚴格訓練,顯示出很強的戰(zhàn)斗力,被稱為“狀元兵”。今姚家蕩的埋倭墩,就是“狀元兵”和官兵一起全殲倭寇的遺跡。) L; A2 y, C( L5 {, f6 d
, Z8 z/ |# B5 T- Y6 I: {9 y 明末清初,淮安府一帶又經(jīng)歷了一場斷續(xù)的歷時10年的動亂。祟禎九年(公元1636年)秋,上百萬農(nóng)民起義軍進入盱眙縣境,攻人縣城。次年正月,張獻忠合羅汝才、馬守應、劉國能等,自湖北襄陽東下,與江北農(nóng)民起義軍革里眼、左金玉等會合,在攻陷六合、天長等縣后,再次攻克盱眙。
4 a1 b( D2 R# P6 ]+ @, J) T& q* ], u2 Z# O- F. Y; u" _
9 r: Z: H d; P% c& R2 G) |( g 崇禎十七年,隨著北京城破,祟禎皇帝自縊,朱明皇室如驚弓之鳥,經(jīng)清江浦、淮安等地倉皇南逃;兵匪則更肆行無忌,焚殺淫掠之事,時有發(fā)生。四月末,李自成起義軍董學禮部占領宿遷等地,準備進而渡過淮河,被漕督路振飛、巡撫王燮組織的衛(wèi)漕部隊和“義勇”擊敗。" V' r- a' c- P$ ^ k# F
9 y& Z6 J8 Z( V/ H* r 此間,明總兵劉澤清率一批驕兵悍將駐守淮安府城,他們?yōu)榻ǜ跔I房而大興工役,甚至“壞諸生祠及民舍以為用”, 又設卡抽稅,增加田賦。而所部將士,更態(tài)肆擾掠,搞得民怨沸騰。順治一年(公元l645年)五月,風聞清軍南下,劉澤清即日夜搜索民船,而后乘船從澗河至廟灣浮海而遁。% M# \2 T. C9 h4 { a4 {0 q
/ `* G* I: u1 |8 k2 F3 L# y 然而此間,明督師史可法在淮北白洋河和黃河一線,率領將士堅決抵抗清軍,一度擊敗清軍,收復宿遷城。后因劉澤清投降,清豫親王多鐸率部攻占泗州、盱眙,史可法被迫退回揚州。
* p9 p& g/ m1 K/ v: t4 P
$ L# o4 j* D6 _ 稍后,淮安府的厲豫、海州南境的李二和尚、山陽張華山等紛紛聚眾千人至數(shù)千人起義,在淮安、沭陽等地痛擊清兵。厲豫曾率義軍圍攻淮安城,后兵敗不知所終。山東榆園軍在沭陽民眾的配合下,還曾攻下沭陽城,殺死清廷所委知縣。+ c T! N( C6 W1 @7 [5 y
2 y- v* w6 b8 }2 s- q# T* E
以上文章轉載來源:文史淮安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僅用于分享淮安歷史文化知識,如不宜傳播請聯(lián)系刪除。
3 T( j C! j9 ^. }% `3 g8 c3 H6 u
- S$ j. ^1 Z, z' k& B" r7 L/ w- E
. c$ A% I1 ]$ s1 W/ G) i3 e0 u' d- M U4 u5 Y0 N
|